聚焦两会 | 农工党湖南省委会:关于有效解决库区后靠移民生活困难的建议
文章来源:参政议政处 作者:王家璐 时间:2023-01-16 19:56:11在省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上,农工党湖南省委会提交了关于有效解决库区后靠移民生活困难的集体提案。
库区移民安置及生活情况调研显示,外迁式移民无论是生活改善还是整体长远利益的发展上都优越于单纯后靠式移民,通过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的贯彻落实,后靠式移民的生活水平虽然都有了极大地改善,但随着时间推移,由于多种因素影响,他们生存空间狭小,可利用资源极其有限,导致权利无法伸张,产生移民贫困,部分就地后靠安置模式下的水库移民成为了特殊的贫困人群,库区信访维稳压力也随之加大。农工党湖南省委会对我省张家界市江垭库区、常德市五强溪库区等地的后靠安置移民的开展的实地调研表明,部分库区后靠移民存在陷入规模性返贫的可能。据了解,其他一些省市,也存在类似情况。究其主要原因有:
一是水库移民安置后期扶持直补资金标准偏低。当前,水库移民后期扶持直补资金仍执行2006年国家确定的补助标准,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仍执行16年前的补助标准,明显已不符合当下人民群众快速提高的生活水平及消费能力。
二是历史原因造成一批实质性“特殊渔民”。实施“长江十年禁渔”计划时,多地没有农村农业部认定的在册专业渔民,也没有退捕渔民安置保障任务,只有涉渔群体,但由于历史原因,存在大量涉天然水域捕捞群体,一批大中型水库的修建,农民变移民,移民发展养殖产业变渔民,渔民退出上岸,无田无地,他们是没有证的事实渔民,这种实质性的“特殊渔民”就是库区后靠移民,仅张家界市慈利县就有6824人。
三是受自然条件、居住环境、交通条件的影响,库区后靠移民问题突出。由于库区耕地稀少,没有水田,且可用山林少,绝大部分属生态公益林和天保林。“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随着“四网上岸”“禁捕退捕”“全面禁食野生动物”“大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禁止一切旅游产业开发”的政策相继实施,他们上山不能打猎,下河不能进行生产性捕捞,收入骤减,加上安置补助资金偏低,生产开发和安置标准不高,后续产业发展及转型方面面临的瓶颈无法突破,多年前修建的房屋受流水侵蚀及河床干枯期内土地沉降情况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已普遍存在安全隐患,大量青壮劳动力不得不背井离乡外出务工以维持生计,只有老弱病残留守在家。
坚持多措并举,助力移民走上致富路,有效推进解决库区后靠移民生活困难,对于库区发展稳定大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因此,农工党湖南省委会建议:
一、出台相关政策,提高水库移民后期扶持直补资金标准。建立更完善的移民社会保障制度,解决好移民养老保险、安置失业保险、贫困移民最低生活保障等问题;争取国家和各级政府及部门加大对库区后靠移民生活问题的政策支撑和资金扶持,持续开发后期扶持规划的项目建设,建立促进库区经济发展,移民增收、生态环境改善和社会和谐稳定的长效机制,实现库区及移民安置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二、由政府介入,采取多种形式、多种途径对退捕渔民进行合理转产安置。树立“以人为本”的后期扶持观,做好移民的社保、再就业等保障工作,挖掘移民潜能,通过政策手段来推动后靠移民权利的实现及其能力的提升,调研就业意向,进一步加大适合涉渔群体就业的培训,实施动态跟踪,开展从技能培训到转产转业“输血式”的帮扶,帮助摆脱资源贫乏状态,确保渔民退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三、改善移民生活环境。改善相关库区受影响较大移民区道路、堤防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居住环境,推进库区医药卫生教育事业发展,为移民提供自我发展、安居乐业的基础和条件。
四、实施二次移民。对居住地区过于偏僻、生活环境难以改善的后靠移民实施二次移民,从根源上解决移民群众的生存困难,消除移民贫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