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农工党湖南省委员会>履职建言>建言献策

聚焦两会 | 王军委员:建议进一步推进湖南“农民大学生培养计划”

文章来源:社会服务处 作者:王晓光 时间:2024-01-23 15:29:23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作为我省教育特色品牌项目湖南“农民大学生培养计划”一直以来备受包括人民日报在内的10余家主流媒体的密切关注。为进一步落实好农村人才这个强农兴农的根本任务,省政协常委、农工党湘潭市委会主委、湘潭开放大学校长王军在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上提出:进一步推进湖南“农民大学生培养计划”。

王军委员指出,2014年9月起至今,省委组织部、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省人社厅、省农业农村厅、省乡村振兴局、湖南开放大学联合组织实施“农民大学生培养计划”,致力于精准培育“永不撤退”的乡村本土人才,累计招收农民大学生79986人,打造了一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技术和管理人才队伍,为我省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但项目运行多年,逐步暴露出一些问题:

一是办学经费没有落实省委组织部等六部门联合出台《关于在乡村振兴战略中持续实施“农民大学生培养计划”的通知》(湘组〔2022〕8号)规定:“省级、各市州及县市区财政单列预算,分别按照学生总学费的20%、30%、20%对学生给予学费补助。”但实务中农民大学生的学费补助未按照文件要求落实到位,因省级的20%学费补助没有明确经费出口,导致各市州及县市区的30%、20%学费补助也无法落实,影响了市州开放大学办学积极性,面授教学、实践教学等教学过程很难落实,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和农民大学生培养项目发展。

二是“学历+技能”融合培养没有落实湘组〔2022〕8号文件要求:“学生在参加学历教育的同时,须参加农业农村、乡村振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相关行政主管部门举办的高素质农民、农村实用人才、农村创新创业人才、乡村振兴致富带头人、农民技师等职业技能和职业(工种)培训。”但实务中农民大学生的技能培训没有按照文件要求落实,文件中明确的职业技能培训项目及经费均已下沉到各市州及县市区,而相关培训通知、方案中没有包括农民大学生,导致农民大学生“学历+技能”融合培养目标难以实现。

三是课程建设与实际结合不够紧密农民大学生培养课程资源更新不够及时,部分教学资源与当下“三农”需要存在一定差距,缺乏有地方特色的课程资源,以及一、二、三产业融合和全产业链发展等方面的最新课程资源。

四是学习平台管理和使用不够便捷农民大学生学习网站建立于2014年,网站显示较为陈旧,教学和学习并不方便,上传文件通知经常卡顿,资料信息无法更新,而且管理权限在国家开放大学。

为进一步落实好“农民大学生培养计划”,王军委员建议

一是进一步争取项目与经费支持在省委组织部的指导下,有效落实湘组〔2022〕8号文件精神。按照主题教育要求,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全面梳理“农民大学生培养计划”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确保培养经费落实到位。

二是进一步加强工作交流与沟通建议每年组织召开一次农民大学生培养工作交流会或工作推进会,邀请相关单位参加,及时总结工作经验,加强工作督查,不断促进乡村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和工作机制的完善。

三是进一步加强课程建设与开发通过线上线下调研,全面、系统了解我省不同地区乡村产业发展人才要求及农民学习真实需求,挖掘地方特色优势产业,开发相应特色课程资源,满足农民立足本乡本岗自主选学所需课程的需求。

四是进一步理顺教学平台管理与使用积极与国家开放大学对接争取解决平台管理和使用的问题。建议将“农民大学生培养计划”教学管理平台转移到湖南开放大学智慧教学平台,以切实解决问题。

精彩专题
  • 农工党湘潭市一医院支部组织开展“学规定、强作风、树形象”主题教育观影活动

  • 农工党郴州市桂阳活动组赴邓华故居开展“学规定、强作风、树形象”主题教育活动

  • 最新推荐
    热点排行

    版权所有:中国农工民主党湖南省委员会
    地址:长沙市岳麓区潇湘中路70号 邮编:410007 联系电话:0731—88880686
    湘ICP备0501947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