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农工党湖南省委员会>省委动态

聚焦两会 | 李剑文委员:建议创新财政科技资金投入方式,推进科技成果转化

文章来源:参政议政处 作者:王家璐 时间:2024-01-25 16:11:52

在湖南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上,湖南省政协委员、农工党湖南省委会专职副主委李剑文呼吁:创新财政科技资金投入方式,推进科技成果转化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在中共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强化目标导向,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亦强调,要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近年来,湖南省锚定“三高四新”宏伟蓝图,大力推动产业创新,推进尖端科技成果转化。省委省政府领导在相关调研中指出,要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建立与高校协同创新的机制,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承接能力,激发科技人员创新创造活力。

李剑文委员介绍,科技成果转化具有投入大、周期长的特点,从科研项目立项开始,一般需要经历基础研究、概念验证、小试、中试和产业化等多个环节。我省科技成果转化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在部分关键环节仍存在如下痛点

一是科研成果转化存瓶颈。受制于资金、人才和场地等因素,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研究只能做到中试环节之前,小规模、批量化的生产没有大额资金的支持,无法形成市场亟需的成熟产品。

二是研发资金投入受局限。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需兼顾市场拓展和研发投入之间的平衡,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复杂的经济环境,中小微企业难以支出大额资金开展前沿探索和底层技术突破。

三是金融资本难触及。由于风控合规要求和引导政策不足,投资机构、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难以对高校和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科研及技术开发提供成熟的金融产品。

李剑文委员通过调研陕西、江苏、广东等地区的经验做法后发现,创新财政科技资金投入方式,采用“先拨后投”的模式可以有效解决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即以科技项目形式向科技型中小企业拨付财政科技专项经费开展课题研究,在被投企业达到设定的条件后,将拨付的专项资金转换为投资股权,按照“适度收益”的原则逐步退出,形成专项资金的良性循环机制。因此,李剑文委员建议:

一、颁布省级“先拨后投”财政资金管理办法。由省政府统筹协调,省财政厅和省科技厅联合制定“先拨后投”项目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约定专项资金的功能定位、资金来源、操作流程和保障措施等。通过创新财政投入方式,有效促进“概念验证、小试和中试”工作的开展,充分调动高校科研院所、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积极性,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效率。

二、遴选试点区域开展“先拨后投”工作试点。在全省范围内遴选科技创新要素较为完善的园区或企业开展试点工作。试点地区设立“先拨后投”资金池,实施专款专用,重点支持试点区域内优势产业、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省财政厅根据各试点地区的资金投入,配套相关科技专项经费予以支持。省科技厅对各区域的试点工作跟踪调查,总结试点实施中的经验教训,持续优化操作流程和工作机制。

三、建立科学有效的专项资金绩效评价体系。“先拨后投”虽已在外省开展试点实施,但不同地区的财政支出、科研设施、人才要素等存在较大差异,建议结合我省实际情况建立科学全面的资金绩效评价体系。充分考虑成果转化的不确定性,对未达预期的项目资金实施尽职免责机制,绩效考核侧重评价资金投入后所形成的产业转型升级、人才结构优化、社会资本投入等方面的成效,引导各类社会主体积极参与高质量成果转化之中。

精彩专题
  • 农工党湘潭市一医院支部组织开展“学规定、强作风、树形象”主题教育观影活动

  • 农工党郴州市桂阳活动组赴邓华故居开展“学规定、强作风、树形象”主题教育活动

  • 最新推荐
    热点排行

    版权所有:中国农工民主党湖南省委员会
    地址:长沙市岳麓区潇湘中路70号 邮编:410007 联系电话:0731—88880686
    湘ICP备0501947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