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两会 | 许云生委员:更好发挥村干部在乡村振兴中的基础性关键性作用
文章来源:参政议政处 作者:陈杰 时间:2024-01-25 16:19:29在湖南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上,湖南省政协委员、农工党湖南省委会常委、衡阳市政协副主席、农工党衡阳市委会主委许云生呼吁:更好发挥村干部在乡村振兴中的基础性关键性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许云生委员说,村干部作为乡村工作的基石和主体,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农村的宣传者、贯彻者和实践者。当前,要更好发挥村干部在乡村振兴中的基础性关键性作用,面临三大矛盾,具体表现为:
一、保障不到位,“钱少”与“事多”的矛盾突出。目前,村一级实行办公无休日,工作日、节假日每天至少分别要有2/3、1/3以上的村干部坐班值班,特殊情况则是夜以继日“连轴转”。但与之相对应的,是村干部工作保障不足问题凸显:一是村级运转经费少。村级运转经费主要依靠上级转移支付,在负担完村干部和离任村干部待遇后所剩无几。二是村干部待遇少,基本报酬每月打卡发放70%,30%作为年底绩效,导致一般村干部每月打卡报酬不到2000元。三是村级债务严重制约了集体经济发展。
二、结构不合理,“老年”与“少壮”的矛盾突出。农村外出“追梦者”持续上升、乡村“守护者”逐渐减少的总体趋势未得到根本扭转,留守农村、扎根农村的居民总数不足六成。从调研掌握情况来看,在村支“两委”干部及小组长中,年纪轻、高学历的人留不住;有经验、重实干的人,又因年龄和学历问题,不能担任村干部,导致乡村治理人才“青黄不接”。
三、机制不健全,“专职”与“兼职”的矛盾突出。随着乡村振兴战略和各项社会管理事务的下沉,乡村振兴、医保收缴、信访矛盾化解、森林防火、防汛抗旱、防溺水、田长、河长、林长、改厕、安全生产等底线工作,层层责任到人,村干部基本上从过去的兼职变成了专职。各类APP任务压头,“反电诈”“湘易办”等APP下载量要排名,“河长”“田长”“林长”“农交安”等APP要巡查打卡,完成不到位,还要担负相应责任,导致村干部常常疲于应付,离任现象逐渐增多。
为此,许云生委员建议:
一、破解村干部的“成长瓶颈”。建议从省级层面进一步完善选拔优秀村干部进入乡镇公务员队伍、担任乡镇领导的制度,适当降低年龄和学历等硬性门槛,及时将工作能力强、政绩突出、群众满意度高的优秀村干部选拔为乡镇公务员队伍。针对农村年轻人留不住的实际,可以允许年富力强、经验丰富但超过村干部选任年龄的老村干部可以重新担任村干部。
二、加大村级后备干部的选育力度。建议省委出台方案,在优先选配高学历人才列为后备干部的同时,充分考虑农村实际情况,以工作能力、工作责任心、工作时间为主要指标,放宽村后备干部的年龄、学历等方面条件。把村后备干部纳入村“两委”干部培训计划。
三、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建议在盘活现有资产、引导化解债务的基础上,出台政策允许集体经济发展较好的村(社区),拿出村级集体经济净利润不超过20%的部分,对在职员工进行奖励;引导鼓励村干部入股村集体产业,探索成立村级劳务公司,施行“乡镇主管、村委直管、独立法人、独立财务、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企业化经营管理模式,有效激发村干部的积极性。
四、全面理清村级权责界限。严格落实建议省委省政府对《关于规范村级组织工作事务、机制牌子和证明事项的若干措施》文件落实情况进行督查,全面推行村级组织工作事务清单制,除已经明确的67项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依法自治事项、29项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依法协助政府工作事项,各级各部门一律不得以属地管理、任务分解、下达指标、考核验收等名义变相向农村转移任务、转嫁责任、新设督查项目。
五、完善村干部待遇保障。完善落实在职村干部报酬同步增长机制,拓宽养老保险、工伤保险覆盖面,建议省里出台政策,除村书记(主任)以外的其他村支两委班子,也可以购买一定额度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对一些退下来的老村干部,可以在经济上给予适当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