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农工党湖南省委员会>履职建言>建言献策

聚焦两会 | 彭克俭委员:关于陶瓷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文章来源:参政议政处 作者:陈杰 时间:2024-01-27 12:00:00

在湖南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上,湖南省政协常委、农工党湖南省委会常委、省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彭克俭提出关于陶瓷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彭克俭委员介绍,醴陵陶瓷产业已有两千余年的历史,是全国三大“瓷都”之一,汇聚了陶瓷产业集群上下游企业1500余家,从业人员近20万。陶瓷行业的兴旺为当地带来了经济上的繁荣,但高能耗、高污染、高消耗、低资源利用率的现实,也成了困扰该行业发展的难题。尤其是陶瓷固废大量堆积,严重影响企业正常生产。中共二十大报告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高质量发展,要善于抓最具特色的产业、最具活力的企业,以特色产业培育优质企业,以企业发展带动产业提升”,为陶瓷行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经调研发现,陶瓷行业目前面临的一些问题和挑战:

一、陶瓷产业集约化程度仍不高。湖南陶瓷产业已基本形成集原料、机械、制造、物流等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条,但陶瓷生产从产品设计、制泥到成品出厂,几乎都是企业独立完成,行业集约化、集团化程度低,缺少专业分工,没有形成分工协作产业体系,企业之间业务缺乏良好的链接,造成原料、能源浪费,制约产业壮大。

二、高能耗、高排放仍较普遍。陶瓷工业在生产过程中要消耗大量煤、天然气或电能,排放出大量粉尘和CO₂,属大气污染重点行业。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各种添加剂也会引起环境的污染。在“双碳”“双控”背景下,随着大气污染防治和碳减排、碳达峰行动方案的推进,双碳和能耗指标已成为陶瓷行业发展的主要约束性指标。

三、资源利用率低,陶瓷固废再利用难。陶瓷行业从瓷泥原材料开采,到瓷器的制胚、烧制、成品,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包括生坯废料、废釉料、废陶瓷、污泥、废匣钵等废弃物,常被当作普通垃圾运往填埋场,这不仅浪费了陶瓷资源,也浪费了填埋场的空间。废瓷不易分解,不仅挤占土地,还严重影响城市景观,制约着陶瓷行业的发展。

四、陶瓷行业自主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不强。我省陶瓷企业在研发方面的投入与发达国家的企业相差甚远,在全球陶瓷领域的知名品牌较少,在国际市场上,品牌和商标战略也是弱项,同等质量的产品常因品牌效应而在价格上缺乏竞争力。某些国外品牌委托我省企业生产的陶瓷,转身价格便翻了好几倍,严重影响了国产陶瓷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为此,彭克俭委员建议:

一、加强政府引导,优化产业布局。陶瓷行业需要通过政府层面的引导,建立政府扶持的工商、财税机制,鼓励陶瓷企业入园走集群发展、集团化发展道路,依托工业园区,以延长产业链为抓手,合理引导资源配置,提升产能调控水平,对接发达地区,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引进终端产品产业链,推动陶瓷产业发展模式的绿色低碳转型。

二、强化科技引领,打造陶瓷制造创新高地。陶瓷行业要依靠数据、技术、知识产权、高端人才等创新要素,着眼于创新发展。一方面加强平台建设,补齐技术研发、品牌培养、融资服务、检验检测等短板,建立技术研发平台。另一方面支持企业开展技术改造,为陶瓷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创新动力,不断提升科创水平,推广运用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成型的生产线、生产设备,打造陶瓷制造创新高地。

三、扬优势补短板,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围绕陶瓷原材料、生产工艺及产品更新,企业应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升级天然气窑炉,升级生产设备,启动窑炉节能化改造项目,构建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打造绿色产业链。通过应用智能化装备、现代化工艺和绿色化能源等手段,改变 “三高一低”的产业面貌,提升企业影响力和核心竞争力。

四、加强政策扶持,推动陶瓷固废资源化利用。政府出台专门政策,强化废陶瓷的收集和运输管理,严禁随意填埋或丢弃,鼓励企业设置废陶瓷储存场所,并开展废陶瓷资源化利用、循环利用。利用经济杠杆,为废瓷资源化利用提供财政补贴,或者税收优惠,引导企业从事固废利用,从根本上解决陶瓷固废带来的环境问题和资源浪费问题。

精彩专题
  • 农工党湘潭市一医院支部组织开展“学规定、强作风、树形象”主题教育观影活动

  • 农工党郴州市桂阳活动组赴邓华故居开展“学规定、强作风、树形象”主题教育活动

  • 最新推荐
    热点排行

    版权所有:中国农工民主党湖南省委员会
    地址:长沙市岳麓区潇湘中路70号 邮编:410007 联系电话:0731—88880686
    湘ICP备0501947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