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两会 | 彭克俭委员:关于推进锰渣无害化处置与资源化利
文章来源:组织处 作者:文武 时间:2024-01-27 16:49:20在湖南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上,湖南省政协常委、农工党湖南省委会常委、湖南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首席专家、二级研究员彭克俭建议推进锰渣无害化处置与资源化利用。
彭克俭委员介绍,我国是全球电解锰的主要生产国,其中电解锰产能占全球总产能的97%。花垣县锰矿资源丰富,与重庆秀山、贵州松桃并称中国“锰三角”,锰产业带动了地方经济快速发展,但电解锰渣污染问题却成了一个区域性的难题。习总书记对“锰三角”污染治理,多次作出重要批示。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明确指出要加强“锰三角”污染综合整治。然而,“锰三角”锰渣污染问题仍未能实现根本改变。
彭克俭委员表示,目前电解锰渣处置过程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一)大量堆存,占用土地。电解锰渣的主要处置方式是填埋或者堆存。花垣县现有20多座锰渣库,堆存锰渣达932万立方米。就全国而言电解锰渣堆存量已超1亿吨。部分填埋、堆存不规范的渣库或渣场成了环境中非生产性、无产值的污染源,占用大量土地资源。
(二)产生锰渣渗滤液,污染环境。电解锰渣堆存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渗滤液,含高浓度氨氮、锰、锌、铜、铬等污染物,必须进行处理,处理经费很高昂,增加了企业或政府经济负担。渗滤液处置不当极易造成环境污染,危及农业生产和居民用水安全,引发社会矛盾。
(三)早期填埋欠规范,存在安全隐患。因早期缺乏对锰渣库建设选址条件和安全性的认识,造成了锰渣库建设及运行管理措施欠规范。锰渣含水率高、黏度大、活性低,且流动性和迁移性较好,若锰渣库选址不当、填埋欠规范,容易发生渗漏、垮坝、溃坝等事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四)缺乏锰渣资源化利用的规范与模式。针对电解锰渣无害化及资源化的各种处置方法,目前各省环保政策要求不统一,资源化利用技术规范与产品标准尚未制定,资源化产品同样缺乏行业的标准,产品进入建材市场仍没有足够的市场基础,锰渣产品在应用中受到市场销售限制,制约了电解锰渣资源化的大规模应用。
为此彭克俭委员建议:
(一)加强锰渣库管理和治理 。相关部门应定期开展渣库周边环境状况调查与评估,科学制定锰渣库污染治理方案,督促锰渣库渗滤液收集与处理,确保渣库渗滤液回用处置率达到100%。切实加强锰渣库管理,加大隐患排查治理力度,做好防渗漏检测和防渗工程措施,确保渣库安全运行。按照“去存量、控增量”的原则,尽快解决历史遗留锰渣问题。
(二)加快推进锰渣资源化创新技术的推广应用。督促省重大科技攻关揭榜挂帅项目“锰渣与矿涌水低成本治理关键技术攻关与示范”的实施与推进,争取实现电解锰渣低成本、高附加值的资源化利用技术得到应用,并建立生产线,有效拓展锰渣综合利用产品在建筑工程中得到应用。
(三)积极推动锰渣无害化资源化试点示范。建议通过省、市、县三级联动,组成工作专班,协调高校、科研院所、金融机构、政府部门、相关企业,利用先进、成熟的技术,以胶凝地聚物、高性能保温材料、装配式构件等生产为主攻方向,延长锰行业生产链,制定锰渣综合利用方案,开展锰渣综合利用试点示范,探索锰渣资源化利用途径和模式。
(四)研究制定锰渣资源化利用标准。当前锰渣资源化利用主要是生产加工建材产品,建议有关部门牵头制定锰渣资源化利用相关标准,支持锰渣在建材、陶瓷、全价肥和微晶玻璃等行业产业化,进一步提高锰渣制品再利用水平。为锰渣资源化利用产品的推广应用提供标准支撑,筑牢锰渣综合利用产业发展的基础。
(五)出台锰渣资源化利用扶持政策。以花垣县为锰渣治理与资源化应用场景,总结国内外现有锰渣综合利用经验,学习借鉴铅锌矿尾砂综合利用的成功经验,出台锰渣污染防治和资源化利用扶持政策,政府兜底保障,自主运作锰渣循环经济,避免因收益问题造成市场响应不积极而造成锰渣处置市场化运作失灵,建议政府将服务职能和市场资源配置有机结合起来,彻底破解当地锰渣处理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