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两会 | 李剑文委员:加强药食同源品种全产业链调查研究
文章来源:参政议政处 作者:王家璐 时间:2025-01-13 23:44:40
在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上,湖南省政协委员、农工党省委会专职副主委李剑文建议:加强药食同源品种全产业链调查研究。
李剑文委员介绍,湖南省目前共有中药资源4667种,居全国第四、中部第一,常用重点中药材品种241个,居全国第二,以中药种植业为基础的中医药全产业链产值近1500亿元。湖南省食品产业规模亦居全国前列,食品产业经济总量居全国第七位。近年来,我国药食同源品种消费需求总量持续上涨,远高于非药食同源品种。我省拥有的产量具有全国优势的药食同源中药材中,玉竹、莲子、百合、黄精年产量分别约占全国总量的80%、60%、50%、50%。同时,杜仲、栀子、木瓜、罗汉果、乌梢蛇、蝮蛇等种植养殖已成规模,淡竹叶、鱼腥草野生资源丰富,青钱柳叶、木姜叶柯叶、显齿蛇葡萄叶等新食品原料野生资源量大且已形成一定的产业发展规模。预计2025年我国大健康产业规模可达14万亿元,药食同源产业规模具有广阔增长空间。
药食同源品种是中药资源中的代表,这些品种的做大做强做精必将引领现代中医中药产业蓬勃发展,但现有的药食同源品种在数量、质量和产业化上已经落后于发展需要,集中表现为:一是现有药食同源品种数量远远不能满足中医用药的需求,在大健康的新形势下如何发展药食同源品种情况不明、政策不清、重点不显,效果不好;许多一直沿用的经典药方无法转化为消费市场的畅销产品。二是湖南省有20余种大宗药材,其中80%进入了药食同源目录,“湘九味”中也有8种进入药食同源目录,但是这些品种受限于管理制度,在市场上的产品仅限于初加工(如饮片、冲泡)模式,限制了精深加工产品在市场上的推广,制约了产业规模的扩大。三是药食同源品种发展沿用药材的发展模式,没有突出药食同源的食品属性定位,缺乏更深入的安全性和功能性研究,阻碍了药食同源品种向食品、化妆品等领域的拓展应用和开发。四是药食同源品种在种植、加工、流通多个环节分属多个部门管理,各部门颁布的政策缺乏一致性,没有形成合力,热点品种不突出,没有显著带动效应。
为推动药食同源产业高质量发展,李剑文委员建议:对全省药食同源品种中药材做一次全面的梳理调研。
一、摸清家底
以湘西、湘中、湘南为主要调研区域,梳理地区性规模较大的药食同源品种种植情况,产业链条完善情况、产业发展情况、品牌建设情况等,整理出有潜力的品种和发展模式。
二、做好规划
根据调研情况,针对药食同源品种的食品属性和功能属性开发多场景应用规划,将产品开发与食品行业相结合,将市场与慢性病防治领域相融合,科学制定药食同源品种全产业链发展规划。
三、明确举措
一是聚焦食品属性,加强全产业链研究。探讨提升药食同源品种的种植水平、基于食品属性的加工和基于食品属性的功能机产品开发的对策,带动中药材大品种种植规模、应用领域和应用产品的开发,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
二是科技、人才、平台扶持。探讨科技引领、人才培养、科研平台建设的相关对策,组建包括食品、药品、产业研究专家在内的多学科专家顾问团队。
三是产业化融合。制定产业发展的引导政策,建立相关扶持基金,促生产业发展的新动能和产业化融合的新对策。
四是地区试点。以湖南怀化为重点调研地区,针对区域特点制定相关规划、对策,提出具体的实施建议和措施,探索可行的发展模式进行试点。
此外,建议通过调研,推动搭建药食同源品种的多领域应用研究平台;探索药食同源品种发展的多场景应用模式;将药食同源发展融入食品发展中,推动药食同源产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