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农工党湖南省委员会>履职建言>建言献策

聚焦两会 | 农工党湖南省委会建议:三医协同一张网,推进医改走深走实

文章来源:参政议政处 作者:王家璐 时间:2025-01-14 00:09:07

在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上,农工党湖南省委会提交了关于三医协同一张网,推进医改走深走实的集体提案。

近年来,我省推动医疗、医保、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改革成效明显,但农工党湖南省委会调研发现,仍存在以下问题:

一、信息系统不协同。医保系统和卫健医疗系统各自有独立的数据标准和编码体系,数据在对接时难以直接匹配和转换,影响两个平台对接后数据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二、业务不协同。由于部门间业务流程和管理模式不同,业务协同难度较大。在分级诊疗、双向转诊等业务中,协同机制不完善,改革步伐不快。

三、监管不协同。各部门监管侧重点和标准存在差异,缺乏联动机制。出现“高套分组”“分解住院”等新问题,医保基金监管面临新的挑战。

为此,农工党湖南省委会建议:

一、构建三医信息协同一张网。

一是整合医疗、医药、医保“三医”数据汇聚在同一个中台。以信息联动、业务协同推动“三医”行业治理,通过信息一张网,实现医疗行为、物资采购、检验项目动态全监管,有效斩断医疗领域灰色链条。

二是加快卫健医疗信息化建设、医保数据专区建设。实现医疗医保信息联动共享、数据统一采集,以检查检验结果互认、费用一站式结算、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规范查询、远程医疗等业务应用场景为重点,提高医疗资源利用效率。医保开展异地就医人员及基金流向分析,支持卫健部门及医疗集团培育优势医疗学科,引导本地患者留湘就医和外地患者来湘就医。

二、构建慢病管控协同一张网。

一是建立门诊慢特病人管理数据库。通过数据库整合参保人员既往就诊信息、结算信息、电子病历等信息,建立门诊慢特病人个人管理档案。全面厘清全省门诊慢特病人员底数,形成电子台账。通过医保、卫健和基层医疗机构数据共享,实现家庭医生签约网格化管理,提高服务效能,完善门诊慢特病参保人员信息。优化门诊慢特病线上、线下评审,建立健全待遇退出机制。

二是做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医保部门将门诊慢特病参保人员信息及时推送至辖区基层医疗机构,家庭医生根据网格设置,将其纳入签约管理范围,提供针对性健康指导、干预、转诊服务。

三、构建基金监管协同一张网。

一是建立医保医疗反欺诈大数据监管模型。搭建医保全量数据库,畅通医疗数据共享,提高监管的准确性和全面性。打造门诊慢特病全流程闭环管理、住院DRG付费、职工门诊统筹、双通道药品使用等大数据监管体系。

二是建立线下监管网格。规范定点医疗机构的诊疗服务和收费行为,以及定点药店的售药行为,通过网格化管理,依托市县乡村四级网格员构建“横向一体、纵向贯通、沟通流畅”的紧密型监管体系。

三是强化部门联动监管。形成医疗、医保、医药标准统一、相互配合的监管格局。

四是推进实施医疗机构和执业人员信用管理。依法规范社会办医疗机构执业行为。

四、构建分级诊疗协同一张网。

一是医疗医保联动做实分级诊疗体系。卫健部门牵头制定各级医疗机构收治病种目录清单与临床路径;制定城市医疗集团内部及与紧密型县域医共体间双向转诊制度;逐步整合优化各医疗集团内部资源,建立重点专科、危重救治中心,按专科设置床位数,逐步压减总床位数;建立医疗集团内二三级医院下沉基层医疗机构服务机制、利益共享机制,设立专项补助基金,鼓励医务人员下沉基层服务群众。医保部门发挥支付政策引导作用,在紧密型医联体内部转诊患者连续计算起付线,并提高报销比例。紧密型医联体内部实行总额预算下以按病种付费为主,按床日付费、按人头付费等相结合的复合型支付方式改革。DRG、DIP支付向疑难重症倾斜,不断调整并增加基础病组,实行同病同城同价支付,减少三级医院收治轻症患者,促进分级诊疗。

二是支持基层医疗机构发展。各县市区做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建立60岁以上人员健康档案,指导居民做好日常疾病监测管理,降低住院率及异地就诊率。医保基金支付向基层倾斜,支持基层医疗机构开展中医治未病及康复服务,开放家庭病床及日间病房,方便群众就医并降低住院率。卫健部门负责建立基层医疗机构家庭病床和日间病房开放的疾病病种、建床标准及管理规范;医保部门负责出台支付政策。

精彩专题
  • 农工党湘潭市一医院支部组织开展“学规定、强作风、树形象”主题教育观影活动

  • 农工党郴州市桂阳活动组赴邓华故居开展“学规定、强作风、树形象”主题教育活动

  • 最新推荐
    热点排行

    版权所有:中国农工民主党湖南省委员会
    地址:长沙市岳麓区潇湘中路70号 邮编:410007 联系电话:0731—88880686
    湘ICP备0501947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