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农工党湖南省委员会>履职建言>建言献策

聚焦两会 | 刘保湘委员:建议将洞庭湖区芦苇生态修复纳入省预算内基建投资专项

文章来源:社会服务处 作者:王晓光 时间:2025-01-17 21:37:55

在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上,湖南省政协委员、常德市政协副主席、农工党常德市委会主委、常德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主任刘保湘呼吁:将洞庭湖区芦苇生态修复纳入省预算内基建投资专项

据刘保湘委员介绍,洞庭湖区是全国14个芦苇主产区之一,湖区芦苇主要产区涉及常德市(4个)、岳阳市(6个)、益阳市(2个)等3市12个县市区。截至2017年底,湖区芦苇面积达130余万亩,芦苇总产量86.48万吨,占全国芦苇总产量的30%以上,就业人员5.8万人,直接收入超6.4亿元。2018年,省委、省政府作出了引导洞庭湖区域芦苇制浆造纸产能退出的决策部署。此后,芦苇面积及产能急剧缩减。到2024年,洞庭湖区芦苇总面积约100万亩,收割面积约59.1万亩,产量仅36.86万吨,较2017年下降57.38%。经估算,洞庭湖芦苇总固碳量由弃收前2017年140.09万吨减少至2021年66.24万吨,减幅52.72%;释氧量由弃收前的100.25万吨减少至49.07万吨,减幅51.05%。由此,弃收后芦苇气候调节价值降低5.9亿元。

刘保湘委员认为,造纸产能退出后,面临以下问题:一是芦苇规模化利用短期内难以找到替代途径;二是芦苇连年大面积弃收腐烂造成湖区生态环境污染,影响生态环保达标;三是弃收造成芦苇群落快速退化,生物量锐减,湿地生态系统失去平衡,现有生态功能面临严重破坏;四是芦苇弃收腐烂加剧洞庭湖水质富营养化,易诱发火灾,影响航运安全和行洪安全;五是芦苇产能退出,湖区3万余名苇农和19家芦苇管理单位后续安置发展问题成为政府负担,50余家苇企面临生产转型。

刘保湘委员指出,洞庭湖区芦苇生态迫切需要修复有三个原因:

一、党中央有要求。中共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2018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岳阳考察时殷殷嘱托要守护好一江碧水,同时关心询问造纸企业关停后芦苇用途问题,并强调:要坚定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努力把芦苇蕴含的生态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推动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绿色转型高质量发展。

二、生态环保有需要。一是芦苇具有净化水质、防止水土流失、增加氧气、固磷固氮固碳、调节气候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等重要生态平衡功能。将芦苇保护纳入洞庭湖生态保护与修复重大工程,可以帮助实现2030年洞庭湖总磷浓度下降至0.05毫克/升的生态环保目标。二是良好的生态环境为食物链形成以及鹿、鸟类、鱼类的繁殖、迁徙越冬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三是全面推进芦苇生态保护和科学利用,招引生物基新材料、绿色甲醇、绿色农业企业,实现芦苇生态环保价值和经济价值转型。四是提高新生芦苇的生物量,提升湖区芦苇种群固碳释氧能力,促进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

三、财政压力很紧迫。一是有利于解决苇农民生就业问题,为地方财政保障和改善民生起到积极助力;二是充分利用良好的生态环境及绿色芦苇资源,引进和培育绿色环保生态产品,输出环保产能,壮大绿色企业队伍,与世界碳汇交易实现生态补偿机制相结合,可以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利益最大化;三是无论是湖区生态效应、社会效益还是经济效能的需要,芦苇面积都要达到100万亩才能形成规模效应。按省委、省政府指导意见,要求洞庭湖区需修复芦苇面积40万亩,提高产量65万吨。每个市按照每年支持13个县(市区),每个县市区每年按芦苇面积比例支持200万-500万元,每年需投资13500万元。

为解决洞庭湖区芦苇生态修复问题,刘保湘委员建议

将洞庭湖区芦苇生态保护和科学利用连续3年纳入省预算内基建投资专项,从而将芦苇生态保护和科学利用的决策支撑和资金支持,在生态环保、科技研发、平台创建等领域加大资金扶持和奖补力度。3年内引进战略投资,建设生物质能源项目,实现市场化运营良性循环,拓宽融资渠道,多方面破解资金短缺的难题。

精彩专题
  • 农工党湘潭市一医院支部组织开展“学规定、强作风、树形象”主题教育观影活动

  • 农工党郴州市桂阳活动组赴邓华故居开展“学规定、强作风、树形象”主题教育活动

  • 最新推荐
    热点排行

    版权所有:中国农工民主党湖南省委员会
    地址:长沙市岳麓区潇湘中路70号 邮编:410007 联系电话:0731—88880686
    湘ICP备0501947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