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两会 | 郭细军委员:关于将娄底龙山打造成省级中医药+文旅示范区的建议
文章来源:办公室 作者:杨文蒿 时间:2025-01-17 21:41:20在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上,湖南省政协委员、娄底市政协副主席、农工党娄底市委会主委郭细军建议:将娄底龙山打造成省级中医药+文旅示范区。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中医药的非遗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之一,承载着先祖的千年智慧和文化底蕴。“中医药+文旅”的融合发展模式正显示其强大的生命力与巨大的发展潜力,对于推动康养旅游、提高旅游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将娄底龙山打造成中医药文旅品牌条件初备。药材资源丰富。涟源药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按科、属、种分别为165、538、759种,占我省科、属、种216、893、2075种的76.4%、60.2%、36.6%,尤其是龙山,已探明常年生长的中草药达2300多种,常用中药有767种,属国家和省级保护的珍稀保护药材25种,新发现有保护价值的药物56种,其中被中药专家评定为种植效益好的药材品种有金银花、淫羊藿、厚朴、天麻、杜仲等26种,品种数量堪称三湘之最,且药材十分道地。文化底蕴深厚。据记载,汉代医神淳于意、张仲景,唐代医圣孙思邈,明代医祖李时珍均曾与龙山结下不解之缘。《旧唐书》记载,唐代医学家孙思邀为研究药方,撰写医书,曾定居龙山27载,并在此完成了两部医学巨著《千金要方》 和《千金翼方》。孙思邈的高尚医德深受世人赞誉,被龙山一带被尊称为“药王菩萨”,每年药王生日、封日、忌日朝圣者络绎不绝。文旅基础扎实。在龙山国家森林公园负氧离子高,主办药膳文化节,开发了竹筒膳食、药膳、药酒、保健茶系列康养产品,打造了“旅游+康养”文旅品牌,娄底龙山先后被评为全国十佳养生基地、全国第一批健康旅游示范基地、第一批国家森林康养基地、省中医药抗疫旅游省级示范体验基地,并列入全国中医药康养线路。
因此郭细军委员建议将娄底龙山打造成省级中医药+文旅示范区并纳入湖南十五五规划发展纲要省级项目进行规划设计,具体:一是创新中医药文旅产品开发,完善产业链条。培育精品线路。建设龙山特色中医药健康文化观光游、养生体验游、中医药康体保健游、中医药科普教育修学游及集种植、加工炮制、销售、服务于一体的中医药工业参观体验游等,打造集观光体验、休闲养生、中医药旅游产品交易等为一体的中医药旅游精品线路。推出出彩项目。围绕中医药养生、体验,推出中医针灸艾灸、中医按摩、中医美容、五禽戏传习、中药熏蒸、中药足浴药浴等服务项目,举行名医养生活动,探索开展医养结合新模式。丰富文创产品。深入开发药膳、药酒、药茶、中药汤料等养生产品及药王殿、龙山各种中草药文创产品,打造一批养生主题酒店、特色民宿。二是强化中医药文旅宣传力度,打造药王品牌。挖掘文化内涵,提升“吸引度”。深入挖掘孙思邈的采药、药王殿传说等中医药文化和道家健康养生文化,通过故事化、场景化的方式,展示中医药文化的魅力和历史底蕴,增加游客的文化认同感和体验感。丰富文化活动,增强“美誉度”。大力开展龙山“中医大讲堂”、中医药产品展览、中医药文化表演、中医药专家讲座、中医药品鉴会等活动,让游客亲身体验中医药文化的独特魅力。大力广而告之,提高“曝光度”。充分利用社交媒体进行宣传,通过微博、微信、抖音等平台,扩大娄底龙山的知名度。三是培养中医药文旅专业人才,保障人才供给。抓好教育培养。依托相关学院,在旅游管理的基础上,开设中医药文旅专业,探索中医药与文旅产业的有机融合。加强实践教学。依托娄底龙山的中医药资源和文旅资源,建设中医药文旅实训基地,如中药材种植基地、中医药文化展示馆、旅游景区等。推动校企合作。开展校企联合培养项目,与中医药企业、文旅企业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共同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高素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