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农工党湖南省委员会>自身建设>农工文艺

王安石:刚直自律的人生最美

文章来源:郴州市委会 作者:袁光校 时间:2025-07-11 11:32:24

在文人喝酒狎妓成风的宋代,王安石无疑是一个另类。其性格刚直自律,孤傲自负,其为文字斟句酌,极其严谨,其生活则奉行极简主义,不好酒色,政治上杀伐果敢作敢当,最终使其成为争议最大的一代名相。

王安石仕途顺畅,起点颇高。二十二岁始,就先后在江苏、浙江、安徽等地任职,期间多次拒绝调任京城。直到三十九岁这年,中央再次让王安石报到,他又推三阻四一番,然后很不情愿地到了汴梁城。到岗没多久,王安石就给皇帝呈上著名的《上仁宗皇帝言事书》,系统地提出了变法主张。接下来,王安石的政论文、游记和诗词纷纷出笼,一时誉满京城,成了政界和文坛的双栖顶流明星,俘获了大批粉丝。在这众多粉丝当中,有一位是当朝太子,年轻的太子是如此迷恋自己的偶像,他把诵读王安石的文章当作自己每天的必修功课。没多久,太子即位,是为宋神宗。甫一登上皇帝宝座,神宗即升王安石为宰相,国家一应大小事务,全交由王宰相打理。于是,一场轰轰烈烈的变法运动就此拉开序幕。

王安石变法的初衷是发展经济、强国富民,以抵御来自北方金人的侵略,然而实际的效果并不好。倾耳一听,朝野全是反对的声浪。不仅朝廷一帮重臣强力抵制,广大群众也都怨声载道。怎么办?凉拌!谁反对谁滚蛋。于是朝廷上下来了个大换血,朋友司马光靠边歇着去,前辈欧阳修退休养老,文名太盛的苏轼贬谪黄州,一批王安石的拥趸被破格提拔重用,闹事的百姓则抓起来关进拘留所。所有这一切,只为变法能够顺利推行。然而,这场改革不仅加重了农民的负担,同时也动了既得利益者的奶酪,更为雪上加霜的是,老天爷也没有站在王安石这边,连着数月不肯下雨,很多地方颗粒无收,那些交了青苗税的老百姓直骂皇上,只差揭竿而起。朝廷官员把这些罪过全栽在了王安石头上。神宗心里头都开始发毛了,唯王安石依然信心满满,宽慰道:甭听那些蜚短流长,相信我,坚持就是胜利,改革定会成功。最后连神宗的老娘都哭着跟儿子说:那老王搞变法惹得天怒人怨,能不能差不多就得了?王安石一看玩不下去了,只好拍屁股走人。至此,变法落了个无疾而终的下场。

变法失败,很多人认为王安石是祸乱朝纲的奸佞小人。那么,王安石究竟是小人还是君子?王安石在《答司马谏议书》中对司马光所指责的“侵官、生事、征利、拒谏”四大罪名进行了自辩:“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王安石的自辩有理有据,不卑不亢,不因位高权重而以势压人,完全展现了其以理服人的谦谦君子风范。

事实上,王安石政治上绝对忠诚,忠于皇上,忠于国家,真正做到“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虽千万人吾往矣。他的性格,为人处世,和石头毫无两样,一旦认定了方向,九头牛也拉不回。皇帝任用王安石变法后,基本上是王安石说了算。一次他拿了一份撤职查办官员的报告请皇帝签字,皇帝一看:这些缓缓,待查实再办。王安石又拿另一个报告上来,皇帝还下不了决心:这些再议。王安石一下就火了:老子辞职不干了。拔腿就撂挑子,皇帝老子留都留不住。因此得了个“拗相公”的外号。

王安石一生为官清廉,反对贪鄙,其座右铭是“非吾所有,虽一毫而莫取”。翻开《宋史》,可以看到不少关于王安石拒贿的故事。王安石善诗好文,且酷爱收藏文房四宝。于是,有一个地方官员,为了巴结这位宰相,特意登门送来一方宝砚,夸耀说这方宝砚“呵之即可得水”。王安石听了后,笑着反问他:纵得一提水,又能值几何?羞得那人无言以对,只好收起宝砚起身告辞。做宰相期间,王安石有一次患了喘病,急需紫团山产的人参服用,而一时难以买到。一名部属正巧手头有紫团参,于是送来几两让他治病,王安石谢绝接受。王安石在担任舒州通判时,家徒四壁,除了一些书籍外,几乎一无所有。后来当宰相,可谓是权倾朝野,可是他从不以权谋私。招待亲朋好友,通常也就是一碟肉,几个素菜,再加上几块胡饼。王安石自己的生活更是极不讲究,可能是嗅觉味觉神经萎缩,喝酒喝不出味道,山珍海味到他嘴里味同嚼蜡,所以只要填饱肚子就行。有一次皇帝请官员吃饭,让他们自己钓鱼,钓上来之后交给厨房去做。别人都在钓鱼,王安石却坐在那儿把一盆鱼食都吃光了。皇帝问他干嘛跟鱼争食,可王安石心不在焉还不知道自己吃的是什么。

别的官员锦衣玉食,花天酒地,王安石则奉行极简主义,简单随意到一年到头难得买一件新衣服,难得洗几次澡,以至于身上长满虱子。苏洵最瞧不起看不惯王安石这副邋遢相,讥其“衣臣虏之衣,食犬惫之食”,“囚首丧面而谈诗书”。有一次王安石向皇帝汇报工作,虱子爬到了胡须上,皇帝忍不住笑,他自己还不知道,出了门就问同僚:刚才皇帝干吗傻笑?同僚告诉了他,王安石让手下赶快把虱子抓走。同僚故作正经说:这是宰相脸上的虱子,还被皇帝亲自鉴赏过,不能轻易抓走。

宋代官员讨个三妻四妾是当时的风气,也是身份的象征,士大夫里面没几个没有小老婆的,但王安石在这方面一点也不开窍,连老婆大人都看不下去了。有天老婆给他买了个侍妾,他猛然看见眼前有一个陌生的美女,就问:小妹妹是不是迷路走错门了?侍妾说是夫人命令来伺候大人的。王安石就问:你是谁家的妹妹?原来这个侍妾本来是某将军的老婆,她老公运送朝廷的公粮,糊里糊涂连船带粮全弄丢了,卖光家产还不够赔,就连老婆一起卖了还债。王安石把她老公叫来,让他们两口子回去,使其夫妇破镜重圆,连带买人花的九十万全都白送。

王安石作为政治家名垂千古,作为文学家也足以流芳百世。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其政论文连苏轼也难望其项背。其作诗填词往往反复推敲,千锤百炼,如写《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其中第三句最初写作“春风又到江南岸”,觉得不好,后来改为“过”字,读了几遍,又嫌不好;又改为“入”字,然后又改为“满”字,换了十多个字,最后才确定为“绿”字。再如《登飞来峰》:“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与苏轼写庐山的名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蕴含的哲理有异曲同工之妙。另外像《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短短20个字,不仅写出了梅花独特的外形,同时也把梅花高尚的品格展现得淋漓尽致。王安石词作不多,但每首都是精品,其中最能够反映其忧国忧民心境的是《桂枝香·金陵怀古》:“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此时正是1063年的深秋,已是不惑之年的王安石登上了江宁的一座亭楼,远望江面,他陷入沉思,感慨于岁月流转,更为大宋王朝眼下的困局忧心忡忡,有感而发,乃作此词。

1086年,王安石病逝,享年六十六岁。此后近千年来,世人对其功过是非毁誉参半。其政敌司马光的评价客观中肯:人言安石奸邪,则毁之太过;但不晓事,又执拗耳。作为晚辈的黄庭坚对其为人做了积极肯定:余尝熟观其风度,真视富贵如浮云,不溺于财利酒色,一世之伟人也。近代梁启超更是对其仰慕有加:若乃于三代下求完人,惟公庶足以当之矣。悠悠千年,间生伟人,此国史之光,而国民所当买丝以绣,铸金以祀也。距公之后,垂千年矣,此千年中,国民之视公何如,吾每读宋史,未尝不废书而恸也。以不世出之杰,而蒙天下之诟,易世而未之湔者,在泰西则有克林威尔,而在吾国则荆公

斯人已逝,而流言不绝。读其文,听其言,观其行,王安石一生严谨而正直,清廉而朴素,其刚直自律的人生最美。

精彩专题
  • 农工党湘潭市一医院支部组织开展“学规定、强作风、树形象”主题教育观影活动

  • 农工党郴州市桂阳活动组赴邓华故居开展“学规定、强作风、树形象”主题教育活动

  • 最新推荐
    热点排行

    版权所有:中国农工民主党湖南省委员会
    地址:长沙市岳麓区潇湘中路70号 邮编:410007 联系电话:0731—88880686
    湘ICP备05019475号